功能性膜材料是指具有光學、電學、分離、阻隔等一種或多種功能的膜材料,是新材料產業的重要分支。


功能性膜材料可以分為光學膜、含氟膜、鋁塑膜、反滲透膜、柔性PI膜、高導熱石墨膜、偏光片PVA膜、異方性導電膠膜、高性能水汽阻隔膜、聚酯膜(PET膜)、質子交換膜(PEM)等類型。      

    

功能性膜材料因其各方面優異的性能,逐漸成為消費電子產品、屏幕顯示組件、FPC制造、新能源電池、汽車電子等眾多領域必不可少的上游原材料,在下游應用領域具備廣泛的應用場景,近年來,在制造業產業升級的宏觀政策背景下,電子信息制造業、消費電子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猛,技術創新水平不斷提升,功能性膜材料也隨著下游行業的發展而不斷升級。

         

功能性膜材料是我國新材料自主創新發展需攻克的重點材料之一,對我國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近年來,受益于新型顯示、新能源、節能環保等下游領域需求擴張影響,我國功能膜材料市場需求與日俱增,市場規模持續擴容,據統計,2024年我國功能膜材料行業市場規模達1623億元,同比增長8.9%,其中,光學功能膜約占39.46%,分離功能膜約占28.37%,包裝功能膜約占17.64%,電學功能膜約占7.35%。



功能膜材料行業上游主要包括精細化工、高分子薄膜材料以及生產設備等行業,其中,精細化工行業主要生產粒子、基材、膠水、助劑等多種精細化工材料,高分子材料行業主要生產合成纖維、聚合物薄膜材料等基礎原材料;行業下游為應用市場,涵蓋消費電子產品、屏幕顯示組件、FPC制造、新能源電池、汽車電子等諸多領域。 

   



現階段,3M、三井、住友等國際化龍頭公司在高端功能性膜材料市場處于領先地位,上述企業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強大的研發能力、市場知名的品牌認可度、先進的技術工藝和豐富的產品線占據了高端市場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但近些年來,國內企業通過自身技術突破在部分產品上擴大市場認可度與占有率,在國產替代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在研發積累、品牌認可度、產品多樣性等方面與國際龍頭企業還存在差距。未來,隨著國內企業研發實力的不斷提高、技術工藝經驗的不斷累積,國內企業產品的競爭實力將持續增強,實現進口替代,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功能性膜材料企業潛力巨大。


目前,我國功能性薄膜行業內代表企業主要包括福斯特、恩捷股份、雙星新材、海優新材、璞泰來、星源材質、賽伍技術、斯迪克、裕興股份、佛塑科技、方邦股份等,從營收情況來看,2024年1-9月福斯特營業總收入已完成151.7億元,遙遙領先,璞泰來和恩捷股份分別為98.4億元和74.65億元緊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