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隸屬廣東省惠州市,位于廣東省中部、惠州西北部,地處深圳都市圈,毗鄰廣州都市圈,東南與河源、博羅接壤,西南與從化、增城相鄰,北與新豐縣相連,坐享珠三角核心區和北部生態發展區雙重紅利。全縣總面積226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6萬,轄龍田、龍江、龍華、麻榨、永漢、龍潭、地派7個鎮,龍城、平陵2個街道辦事處和藍田瑤族鄉,南昆山旅游區管理委員會,縣內有市屬油田林場1個,縣屬密溪林場1個。



龍門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高質量發展,堅持制造業當家,做大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奮力譜寫綠色發展美麗幸福示范縣為目標,鉚足干勁抓發展、促發展,扎實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績。2023年,新引進TCL、德賽等企業項目53宗,協議投資額211.89億元。全縣實有經營主體3.37萬家,增長23.1%;國有企業資產總規模81.78億元,增長31.3%。


廣河高速、大廣高速、武深高速、汕湛高速、韶新、惠龍高速6條高速穿境而過,距廣州1小時車程、距東莞1小時10分鐘車程、距深圳1.5小時車程,全面融入珠三角1小時經濟生活圈。



廣河高鐵已正式動工,在龍門設有站點,通車后到廣州僅需半小時,承接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巨大。



生態環境優越


    

龍門是廣東首個省級生態縣,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顆“生態明珠”,全縣森林覆蓋率73.91%,境內有6個自然保護區,6個森林公園,3個濕地公園,空氣質量達國家一級,境內有南昆山、桂峰山兩座生態名山。南昆山是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入選“廣東十大最美森林”,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森林覆蓋率高達96.93%,空氣中負離子每立方厘米高達13.6萬個。


旅游資源豐富



龍門的山、水、泉、林、瀑、湖等旅游資源一應俱全。地熱資源儲量大,醫療保健價值高,是全國首批、全省首個“中國溫泉之鄉”。近年來,以溫泉休閑和森林山地旅游為主的旅游業發展迅速,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不斷提升,已經形成了森林度假、溫泉養生、田園風光、民俗風情四大旅游板塊。全縣開發有旅游景區20處,景點44個,其中國家4A級景區5個,3A級景區5個,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1個,中國五星級溫泉企業4家。入選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強縣、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獲評“世界森林溫泉保養地”“中國天然氧吧”等15個旅游品牌,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位居全省十強。 2023年,全縣接待游客721.12萬人次,增長58.4%,實現旅游收入35.5億元,增長56%。


文化品牌響亮


龍門文化底蘊深厚,是客家、廣府和瑤族文化的交集地,連續三屆被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作為全國“三大農民畫”之一的龍門農民畫,被譽為“廣東文化名片”,相繼走進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和深圳文博會,多次代表廣東省特色文化到國外展覽;建有第一家國家級農民畫博物館,236幅龍門農民畫被中央文明辦采用作為公益廣告在全國宣傳展示,多次被選為國禮,并榮獲十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連續三屆被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藍田瑤族鄉是廣東省七個少數民族鄉之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舞火狗”是藍田瑤族少女們的“成年禮”,具有獨特的魅力和重要的文化價值。



社會文明和諧


龍門成功摘取“全國文明城市”金牌,獲得“國家衛生縣城”榮譽稱號,群眾安全感和公安工作連續10年全市第一,平安考核連續5年全市第一,獲頒平安建設省級榮譽“平安鼎”。龍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力為前來龍門投資的客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落戶龍門的企業可享受“綠色通道”“一站式”“代辦制”等貼心服務,重點項目成立“項目工作專班”全程跟蹤服務。


優勢產業突出


龍門是粵中地區主要建材生產基地,是惠州市構建“2+1”現代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目前,龍門舉全縣之力打造千億級龍門工業園,大力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新材料、新型儲能、智能制造、醫藥與生命健康制造業及鄉村振興新產業 (現代農業、文旅、農旅、體旅、民宿)等,著力推動龍門經濟高質量發展。